Search

Hello New York!
Good morning America.
...

  • Share this:

Hello New York!
Good morning America.
-
飛紐約的班機上,我看了兩集彭博社針對COVID-19在2020年做的專訪,分別是嬌生公司執行長 Alex Gorsky以及專題形式探討疫情衝擊年輕世代的各種統計,尤其關照16-24歲年輕人的被迫失業問題,範圍涵蓋各行各業,除了基層服務性質的工作,備受衝擊之外,入行門檻相對高、收入優渥的職缺也緩慢開缺;
-
去年美國最窘迫的時候,政府投入鉅額研發疫苗資金,全球醫藥大廠共同簽署聲明,新聞媒體緊盯追疫苗研發進度,歷經一年慘痛代價,美國迅速重振旗鼓,取得疫苗強權優勢,掌握戰略物資,幾乎是在一年之後,美國東西岸大城陸續解封。專訪嬌生執行長有一題相當有趣,主持人問:「你會意外這麼多人還沒準備好(接種)嗎?跟政治因素有關嗎?」執行長非常有技巧也不煽情的回應:「...... 我們更應該仰賴數據、仰賴科學。」
-
一早的紐約新聞,疫情相關的消息大幅降低,幾則關於delta變種病毒感染未接種人士的討論,更多的已經是疫情後的社會影響,包含港口擁塞,美國人買傢俱、買禮品都缺貨,甚至要等到2023年?或者UBER / LYFT 運費大漲因為司機員短缺等等各種現象報導,對比世界,小病毒帶來大改變,疫情甚至尚未結束,各地疫苗稀缺,台灣也還在疫苗配給階段,得按照年紀排序,為了殘劑爭得面紅耳赤,讓人嘆息。
-
此時此刻,保護自己也保護身旁的人,依舊社交距離、戴緊口罩,有機會接種疫苗就是降低重症機率,若鑑往知來能有所學習,各種大型破壞之後,總會從中找到機會與希望,只盼我們早日走上後疫新日常一途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